
紅色故事
熱點文章
聯(lián)系我們
遵義市潤澤東方文化培訓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人:吳主任
手機:14785676556
手機:18843695656
電話:400-8010-683
聯(lián)系人:吳主任
手機:14785676556
手機:18843695656
電話:400-8010-683
覃應機茅臺沽酒 “不差錢”
添加時間:2018-04-23 15:36:47 來源: 瀏覽次數(shù):

茅臺鎮(zhèn)坐落在寒婆嶺的一面坡上,赤水河從山坡下流過,鎮(zhèn)上幾乎全是低矮的茅棚,居民絕大多數(shù)是衣衫襤褸的窮人。偵察連住在鎮(zhèn)上山窩里的一家造酒作坊的老板家里。早晨,偵察連指導員覃應機和連長韋杰察看了鎮(zhèn)內外的地形之后,正走到街上,向幾位老人詢問鎮(zhèn)里的民情,通信員跑來報告:在一家酒窖里,發(fā)現(xiàn)了滿滿一窖茅臺酒,司務長請示怎樣處置?覃應機和韋杰邀上幾位老人,一起趕了過去。
才走到酒房門口,就覺得異香撲鼻。走進房里,燈光之下,但見半人高的大圓缸一個挨一個,滿滿一屋,少說也有四五十缸,缸蓋都密封著,只有靠近門口邊的一個酒壇蓋子被打開了,酒香就是從那里飄溢出來的。
覃應機和韋杰向老人們了解這家酒房的情況,問哪些是新酒,哪些是陳酒。老人們給他們一一指點。隨后他們吩咐連司務長,那一缸原先已經(jīng)打開了的酒誰也不準喝,把它分給大家,用來擦擦身子,泡泡腳,好松松筋骨。另外新打開一缸陳酒給大家喝,但不能喝醉。喝不完,還可以用水壺裝上一些帶走,其他的保護起來,不準動。同時,覃應機對司務長說,我們的政策是保護工商業(yè)者,拿酒要付錢,你先把我們現(xiàn)有的錢拿出來,不夠就打條子。
發(fā)現(xiàn)了酒房以后不久,鎮(zhèn)上老百姓又引他們找到另外兩個酒房。他們像對那家酒房一樣也將它們保護起來,并且對替老板看管作坊的人說:“我們買賣公平,你們不要害怕。”
上午吃飯時,炊事班給大伙加了菜。菜香加酒香,吃得十分熱鬧,會喝酒的喝了,不會喝的也嘗了。覃應機和當時都不會喝酒,也都嘗了幾口。大家你幫我,我?guī)湍悖镁苼聿辽碜?,又都泡了泡腳,然后躺下休息了一會。起來時,大家都頓覺神清氣爽,腰腿靈便了許多。
下午,渡口的浮橋還未架通,偵察連就奉命先行乘船過河去執(zhí)行新的偵察任務。臨走之前,覃應機交代司務長把那兩缸茅臺酒移交給后面來的部隊。
長征中紅軍在茅臺鎮(zhèn)掏錢沽酒的戎馬往事,覃應機在五十多年后故地重游時,居然再次親耳聽聞——

到了茅臺鎮(zhèn),周夢生引覃應機到了那一處山窩,那里果然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地方,只是茅棚沒有了,山窩也已被人們填平,蓋起了新房屋。房屋門檐上寫著“茅酒老窖”四個字。這是現(xiàn)在茅臺酒廠的庫房。周夢生告訴覃應機:“這里就是當年華家的酒窖,曾經(jīng)發(fā)生過紅軍沽酒的故事……”說來就有那么巧,這故事的前半段,正是當年覃應機所在偵察連的經(jīng)歷;后半段,是偵察連司務長把酒移交給后續(xù)部隊以后的事。周夢生說:“后來,這三家酒房的酒陸續(xù)給過路的紅軍沽盡了。紅軍過去以后,老板回到家來,看到酒房的酒缸都空了,很是傷心,但有人告訴他,缸里有銀洋,他忙取了出來,數(shù)一數(shù),正好是這缸酒的價錢。老板一缸一缸看去,每一個缸里都有一包銀洋,立刻變得又驚又喜,滿眼淚花。另兩家老板回到家里,房里的酒缸也空了,但他們有的也找到了銀洋,有的拿到替他們看管作坊的人交來的光洋和借條。”
周夢生知道覃應機是紅軍長征中的一員,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覃應機恰恰就是當年沽酒的紅軍中的一個。當覃應機告訴他的時候,周夢生樂得抓住覃應機的手不放,連說:“幸會!幸會!”
周夢生所講述的紅軍茅臺沽酒“不差錢”的歷史故事,在由長征時擔任紅軍總政治部敵工部干事李志明創(chuàng)作、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《長征詩草》一書中的詩歌《茅臺酒》里,也有真實的反映:
沒有月亮沒有星,
踏過沙河爬過山嶺,
公雞啼叫天發(fā)亮,
紅軍走過茅臺鎮(zhèn)。
眼發(fā)花來頭發(fā)暈,
人在夢里夜行軍,
想喝一口茅臺酒,
解解疲勞爽爽心。
茅臺酒呀噴噴香,
一瓶一瓶擺在窗臺上,
看著酒瓶心里癢,
不敢走近窗臺旁。
情愿喝喝涼水清清口,
不要為了喝酒失人心,
人心有錢也難買,
人民的利益記在心。
(本文選自作者所著的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的《遵義會議100“趣”》一書,作者系遵義會議紀念館研究室主任、研究館員。)
上一篇:郵票上的“遵義會議”
下一篇:生命,因“最后一口氣”而永恒